凝“新”聚力,逐梦起航——南京市礼尚路学校2025级七年级家长学校开班仪式
发布时间:2025/9/26 11:23:29 作者:校管理员 浏览量:97次
凝“新”聚力,逐梦起航
——南京市礼尚路学校2025级七年级家长学校开班仪式
为帮助七年级学生平稳度过小学到初中的关键过渡期,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,切实破解家长在青春期前期教育中的困惑,2025年9月25日晚,南京市礼尚路学校在报告隆重举行了2025级七年级家长学校开班仪式,分管中学部副校长徐勇、学校德育处主任葛志远、七年级年级主任张念、七年级全体班主任及300余名家长齐聚一堂,共赴这场以“共育”为主题的教育之约。
仪式由学校德育处主任葛志远主持,在庄重有序的氛围中拉开帷幕。主持过程中,葛主任首先向在场家长介绍了分管中学部的徐勇副校长,并诚挚邀请其上台致辞。致辞中,徐校长先简要介绍了德育处主任葛志远、七年级年级主任张念,以及七年级全体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团队,直观向家长们呈现了学校七年级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,让家长对孩子在校的 “陪伴者”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随后,他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科学习特点,重点强调:“七年级是孩子习惯养成的‘定型期’、思维能力的‘跃升期’,也是小升初过渡期的关键节点。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,更需要家长同步更新教育理念,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‘引路人’;唯有家校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形成教育合力,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人、成才,平稳度过这一重要阶段。”
此外,徐校长还向家长们汇报了学校近两年来的办学成果。他提到,作为一所新兴学校,我校始终以教学质量为核心,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扎实的育人成效,已逐步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关注。针对学校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,他还特别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英语学科学习 —— 建议家校协同发力,通过课后巩固、兴趣引导、日常交流等方式,帮助学生弥补学科短板,夯实语言学习基础,为后续学段的学习筑牢根基。
仪式第二环节,葛志远主任邀请七年级年级主任张念上台,她围绕 “孩子如何平稳适应初中生活” 展开专题分享。张主任先通过清晰的学校作息表,直观呈现孩子在校的时间安排;随后结合一组实景图片,生动展示了学校在醒读、大课间活动、午餐、有序午休、个性化辅导、特色活动及校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,让家长们对孩子在校的一日学习生活细节有了全面、具象的认知。
紧接着,张主任聚焦 “小升初” 后的关键转型期,结合初中阶段学习节奏加快、学科难度显著提升、学生心理波动加大的核心特点,深入剖析了当前七年级家长普遍面临的三大共性问题:孩子学习自主性不足、亲子沟通出现隔阂、对初中管理模式不熟悉。针对这些痛点,她细致分享了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的 “三关把控法”:一是 “情绪波动关”,建议家长用心投入、柔中带刚、学会等待,用“倾听+共情”代替说教,比如每晚花10分钟听孩子讲校园小事,及时疏导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;二是 “学习分化关”,指导家长协助孩子制定“每日小计划”,重点培养课前预习、课后复盘的习惯,若发现某学科薄弱,可配合老师做好错题整理,避免差距拉大;三是 “抵抗诱惑关”,提醒家长与孩子约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,比如“学习时将手机放在客厅”“周一到周五不碰手机,周末控制手机使用时间”,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。
分享尾声,张主任将千言万语凝练成“配合”二字,她动情地说:“我是为了您的孩子,您是为了我的学生。”
随后,仪式进入第三环节——优秀家长代表经验交流。学校特别邀请八年级孙曼月同学的家长上台分享育儿心得。这位家长结合自身实践,用“接地气”的案例传递教育理念:日常中,他坚持“高质量陪伴”,“平等对话”,倾听孩子的成长困惑;学习上,他不做“监工”,而是帮孩子梳理知识框架、制作错题本,培养自主学习能力;生活中,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,从整理房间到洗碗,在实践中锻炼责任意识。这些具体可学的做法,让在场家长深受启发,台下不时响起认同的点头与轻声交流。
仪式接近尾声,德育处主任葛志远登台,为本次七年级家长学校开班仪式作总结讲话。他开宗明义指出:“成功的教育从不是学校或家庭的‘孤军奋战’,而是学校、家庭与社会三方同频共振、协同发力的结果。”葛主任特别回顾了本次仪式的核心内容 —— 从徐校长对办学成果的分享、对家校合力的强调,到张主任对孩子适应初中生活的 “三关把控”指导,再到优秀家长代表的育儿经验交流,每一个环节都围绕“如何帮孩子平稳度过小升初过渡期”展开,本质都是为了搭建“家校同心”的育人桥梁。
最后,他向在场家长发出诚挚呼吁:“希望各位家长以本次家长学校开班为新起点,多主动与班主任、任课老师沟通孩子的在校与在家情况,把今天学到的方法用到日常教育中。让我们以‘同向而行’的默契,聚家校之力、汇共育之情,为七年级学子筑牢成长根基,共同书写他们初中生涯的精彩开篇,共创孩子们的美好未来!”
撰稿|阎旭
校对|张念
审核|徐勇